王毓雅
左:林依晨
發生在台灣北面一個叫基隆的地方,一個真的小漁港.
一個很單純的愛情故事.一個小女生在漁村長大,自小被父親虐待,只有表姊對她最好,她就愛上了表姊,認定她就是她的梁山伯,而她自己就是祝英台,後來她離開了漁村,表姊也不大記得她,但她那份情誼還沒離開過.長大後,她回到漁村,重新認定這份感情,並決定對表姊示愛.『她的表達方式一開始不是很一直的,入面有一段就是唱黃梅調,很配合漁村,一點城市感都沒有,唱的就是梁山伯跟祝英台這一段,我就用了音樂去表達這份感情.她都是慢慢的,但情感去到最後就暴發了出來.』
王毓雅為了要表達出真實,結果劇本只寫一個提綱,就要演員自己來發揮.這樣逼使她選角上多了局限,最後她自己做表姊一角.
『我們拍攝的時候沒有對白,只有故事大綱,但故事的結構其實巳經想好,在選演員方面選了很多也沒有合適的,最後就只有自己來做.我想很多演員都會不習慣這電影的方式,因為他們不知道要跟對手做一些甚麼反應,對白都要他們自己想出來的,但我覺得自己做的好處是可以帶演員入戲.可以這樣說的,因為本身是沒有對白的,每一個動作都是演員真實的反應,更能貼近現實.』
當中有一場戲,王毓雅跟演小女生的林依晨在夜市狂奔,引起不少途人圍觀,這埸對二人來說都是一個新挑戰.『我們是keep
rolling的,基隆有一個夜市很有名的,我跟林依晨都沒化妝就出去走,機就一直roll著,我們最初就邊行邊吃,很開心的,以為沒事,就keep住演戲,後來被人發現,就被圍著,我們只好一直跑,逃到一些沒營業的攤檔,到了沒人又再拍過,有時幾分鐘人群又圍了過來,然後我們就邊跑邊逃邊拍邊吃這樣子.』
99年,王毓雅初出道時的作品都是獨立製作,但自從<蛋>開始,則愈見傾向商業化,她了解到台灣獨立電影可能撐不住,於是把商業原素加進自己的獨立創作當中,企圖站穩陣腳,『台灣的獨立電影做得太濫,而我一直想,要做得更好必須要加商業原素,兩者來一個結合,但不能百分百完全的商業化,這會沒有了我自己想要的東西,未來我想一半一半,兩類型的片都拍,我覺得不會矛盾,而且兩方面是可以互相幫助.』
然而台灣商業電影近年還是站不住腳,但她並沒有放棄,在投資氣氛不好的情況下,她總算站得住.『兩岸三地台灣的電影是最弱勢的,台灣今年就只有八部本土電影,我也拍了三部(笑),明年不知會有多少部,我們一直都沒有好的拍攝條件,沒有票房、沒有市場、沒有合理院線、沒有卡士,所以我們同輩的或是前輩的導演都覺得自己已經game
over,沒甚麼好玩,今年頭我去了澳門的一個兩岸三地導演交流會,香港說未來要拍亞洲電影,中國說他們已經市場開放等等,我們說只能說:台灣現在已經慢慢的有改進.......我覺得在氣氛上台灣電影好像沒多大希望,他們即場要我在台上講兩句話,把我介紹成台灣最年輕的女導演,我就已經很緊張,於是我就說我們明年都是一樣努力拍片的.....然後他們就說台灣還是有希望,一齊拍拍手.』
掌聲過後,她還要面對很多問題.『說實我們拍一部片實在是太累了,又沒有發行商的支持,自己在台灣的票房也不理想的情況下,我想只靠中國及香港去支持台灣電影的製作,我想這是台灣電影面對的痛苦.』不過,她強調要面對這種痛苦,唯一導演就應該放棄台灣的標記,她說反正都已經做了,就要盡力去做,她覺得從事電影工作者,一定要把自己想做的東西做出來,正如她的<飛躍情海>系列.『三部片是有關連的,但是背景就完全不一樣,有些東西你看一部可能不知道答案,看得不清楚,但看另外兩部就會真相大白的.我想做的是三部不同類型的電影,但主題上是相關的,<飛躍情海>是比較單純的一個愛情故事,第二集<浮生若夢>是有動作、懸疑的,而第三部就是古裝加動作的劇情片.』
王毓雅
台灣人,美國加州大學設計學士,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電影碩士,回台灣後參與電視劇及廣告拍攝,1999年自資拍攝第一部獨立電影<蛋>,及後轉拍商業電影,2003年台灣電影示足十部,她拍三部,最新作品,<飛躍情海>獲台灣金馬像最佳女主角提名.
2003<雙面情人>
<飛躍情海>
<空手道少女組>(又名<中國功夫少女組>)
<浮生若夢>
2001<海水正藍>
<龍兒>
1999<蛋>
資料來源:電影雙週1月2004
|